文章主题:人工甜味剂, 阿斯巴甜, 世界卫生组织, IARC

666AI工具大全,助力做AI时代先行者!

近期,关于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的“致癌”争议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根据7月1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等机构发布的报告,阿斯巴甜被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然而,在同一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此事作出回应,强调这一分类并不代表阿斯巴甜确实会导致癌症。那么,那些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是否还能够安全食用呢?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国际甜味剂协会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以及癌症流行病学教授Paul Pharoah,以获取更为详尽的解答。

本周,美联储内部最具“鹰派”倾向的成员之一、著名利率专家詹姆斯·布拉德正式提出辞职。在当前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布拉德是首个明确倡导加息75个基点的官员。布拉德的离职可能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立场的猜测,尤其是关于其是否会导致美联储“鸽声”增强的问题。

原内容主要描述了以下几件事情:摩根大通公布了最新的业绩,标志着美股财报季的开始;马斯克创立了人工智能公司xAI,与OpenAI展开竞争;同时,美国监管机构对ChatGPT进行了首次正式调查;因为未能与代表影视制片公司利益的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达成新的协议,好莱坞演员进行了60年来首次联合编剧罢工。在新的篇章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这些信息:最近,摩根大通公布了其最新的财务状况,这标志着美股财报季的正式开启;同时,科技巨头马斯克的最新动态也引起我们的关注,他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正在与OpenAI展开竞争。除此之外,美国监管机构也对ChatGPT进行了首次正式的调查,以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而在娱乐圈,由于的代表影视制片公司利益的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未能与演员们达成新的协议,导致好莱坞演员们进行了60年来首次联合编剧罢工,这也是对我们社会的一种反映。

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国际财经》。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世卫组织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致癌物”背后:风险证据有限,学界长期争议

关于阿斯巴甜是否具有致癌性的争议持续不断,近期终于传来最新的消息。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于7月14日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阿斯巴甜已被确定为2B类“可能致癌物”。尽管如此,这些专家们仍强调,每日允许摄入量仍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这一结果意味着,在经过充分的评估和研究之后,阿斯巴甜被认定为可能对人类产生致癌风险,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并未达到足以禁止其在食品中使用的程度。

这是IARC首次对阿斯巴甜展开评估,同时也是JECFA对其进行的第三轮评估。尽管这个标签可能会让人感到震惊,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报告中前述机构强调了证据的“局限性”。

JECFA的最终报告中,综合了动物和人类研究中的癌症风险证据,对于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的证据,报告并未给出明确的结论。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对此强调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即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确定阿斯巴甜与癌症之间的真实关系。换言之,这份最新报告暗示了一些研究显示阿斯巴甜与癌症可能有联系,但这尚未得到证实。

国际甜味剂协会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JECFA 在进行彻底、全面和科学严格的审查后,再次确认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7月15日凌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对这一报告作出回应,称将阿斯巴甜标记为“可能对人类致癌”,并不意味着阿斯巴甜实际上与癌症有关,FDA不同意IARC的结论。

上述机构的回应实际上也是围绕阿斯巴甜风险争议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学界有关阿斯巴甜致癌的争议就喋喋不休,全球阿斯巴甜市场规模也因负面新闻等因素缩水。那么,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可能致癌物”后,阿斯巴甜还能吃吗?

阿斯巴甜还能不能吃?

在众说纷纭中,一个焦点是,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可能致癌物”到底意味着什么?阿斯巴甜还能吃吗?

据了解,世卫组织将可能致癌物分为4个大类别,但致癌性分级不等于致癌强度,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2B类可能致癌物的证据强度分类是4个级别中的第3级别,通常在人类癌症证据有限但不令人信服,或实验动物癌症证据令人信服时使用,但不能两者兼而有之。

而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也多次援引了“有限证据”这一说法。IARC专项代理负责人Mary Schubauer-Berigan表示,尽管一些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积极结果,但工作组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合理排除机会偏差和混杂因素,因此这些证据是有限的。“根据对小鼠和大鼠的一系列研究,实验动物中存在癌症的证据有限,也仅有有限的机制证据表明阿斯巴甜表现出致癌物的关键特征。”她这样说道。

洛杉矶非盈利机构Cedars Sinai医疗中心的癌症流行病学教授Paul Pharoah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世卫组织对‘可能致癌’的定义,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是相当合理的。然而,致癌性的证据非常薄弱,我认为它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任何影响。

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也表示,“JECFA的结论中,考虑了动物和人类研究中的癌症风险证据,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我们需要开展更好的研究,在现有队列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并重复开展饮食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与胰岛素调节、代谢综合症和糖尿病相关的机理途径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癌性相关的研究。”

这也意味着,目前仍然无法将阿斯巴甜与致癌之间划上等号。

报告称,每日允许摄入量依然是为40毫克/公斤体重。也就是说,若一罐减肥软饮料中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一位体重70千克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即使是碳酸饮料的最大消费者一天消耗的量可能也只是这个量的一小部分。”Paul Pharoah向记者说道。

多个机构也先后对最新审查报告作出了回应。国际甜味剂协会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向每经记者表示,“JECFA 在进行彻底、全面和科学严格的审查后,再次确认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与所有低热量/无热量甜味剂一样,阿斯巴甜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为消费者提供了减少糖摄入量的选择,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目标。”

15日凌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这一报告作出回应,称将阿斯巴甜标记为“可能对人类致癌”,并不意味着阿斯巴甜实际上与癌症有关,FDA不同意IARC的结论;7月14日,国际饮料协会发文称,这是人类每天可以安全摄入的阿斯巴甜含量,并不比芦荟和其他数百种物质的危害大,意味着目前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是安全的;澳新食品标准局也在14日第一时间发布回应声明称,这对消费者是好消息,阿斯巴甜在当前食用水平下是安全的。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质疑声不断,或为代糖产品敲响警钟

实际上,机构间的不同回应也构成了阿斯巴甜风险长期争议漩涡的一个缩影。针对世卫组织的最新审查报告,学界有人认为,这可以为消费者敲响警钟,但也有人担心称这是一种“过度的风险交流”,可能会引起大众的恐慌。

在Paul Pharoah看来,“世卫组织的分类没有考虑到任何可能的风险有多大,工作组报告主要面向政策制定者而非公众。因此,我认为当他们的分类对公众没有重要影响时,他们不应该发布新闻稿,通过随之而来的所有宣传所能获得的只是不必要的焦虑。”

但科学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首席科学家Thomas Galligan则表示,该声明应该“为消费者和FDA敲响警钟”。他认为,根据法规,食品添加剂带来的任何癌症风险都是不可接受的。

有关阿斯巴甜致癌的争议已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自8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以来,阿斯巴甜稳坐“甜味剂之王”之名多年。自1983年美国FDA批注允许配置软饮料后,阿斯巴甜就得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据的国际协会卡路里控制委员会,全球约6000种产品中都含有阿斯巴甜。

早在1974年,FDA批准在某些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但由于一些相互矛盾的研究、对其批准的反对以及对最初研究本身的质疑,该决定被搁置了几年。直到1981年,经过彻底调查后,FDA最终允许阿斯巴甜在干食品中上市。同年,JECFA确定了每日可接受摄入量的参数。

但此后,对阿斯巴甜的质疑声有加大之势。例如,2006年,欧洲拉马奇尼基金会的研究显示,实验鼠长期摄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的阿斯巴甜可引起多种癌症,包括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神经鞘瘤。但美国和欧盟委托有关机构审核评估了这项实验的原始数据后否认其结果,不认可阿斯巴甜有致癌作用。

2012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认为,每天饮用一杯以上含阿斯巴甜的无糖汽水的人会增加患白血病风险。但这项研究也存在很大争议,被认为没有确凿证据。

这些争议都对阿斯巴甜市场产生了影响。2022年的一项报告显示,美国阿斯巴甜品牌纽特拉甜在1985年的销售额超过7亿美元。但此后全球阿斯巴甜市场规模因负面新闻等因素缩水,纽特拉甜在2014年资产重组后退出阿斯巴甜市场。荷兰甜味剂公司、韩国大象株式会社等曾经的阿斯巴甜头部企业也在2006和2015年先后退出市场。

在米尔肯研究所公共卫生学院运动与营养科学系副教授Allison Sylvetsky看来,人们应该对无热量甜味剂提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即使它们是安全的,但在帮助控制体重或帮助预防各种疾病方面,它们是否真正有助于其预期用途,仍然存在很多疑问。我认为如果人们担心的话,最谨慎的选择就是选择不加糖的替代品,阿斯巴甜不是你饮食中需要含有的东西。它没有任何营养价值。选择不加糖的替代品可能是一种方法。”她说道。

美联储“鹰王”布拉德辞职

曾第一个喊出“加息75个基点”

图片来源:圣路易斯联储官网

美联储政策立场最为“鹰派”的官员之一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宣布辞职,“鸽派”官员的声势预计将壮大。

当地时间7月13日,美国圣路易斯联储官网公布,布拉德辞去该地方联储主席的职务,当天生效。从8月15日起,布拉德将担任美国普渡大学Mitchell E. Daniels, Jr.商学院的首任院长,在此之前他将协助圣路易斯联储平稳过渡。

按照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轮替制度,布拉德今年不参与货币政策投票,但仍然参与加息政策和经济情况评估的讨论。宣布辞职当天,布拉德表示将停止FOMC的相关职责,并不再发表公开讲话。

现年62岁的布拉德离65岁的强制退休年龄还差几年,宣布辞职前也没有给出任何暗示信号,因此这一决定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惊讶。

资料显示,布拉德在圣路易斯联储工作三十三年,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担任该地方联储主席,历经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量化宽松、新冠疫情和激进加息,资历在目前地区联储主席里是最深的。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布拉德是本轮美联储加息过程中立场最为“鹰派”的官员之一,早在2021年年中便呼吁加息以遏制通胀,批评美联储当时的通胀“暂时论”是错误的。他坚持认为,加息应该在初期阶段迅猛加息,尽快让政策利率超过5%。基于此思路,布拉德是第一个公开讨论加息75个基点的美联储官员。

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本轮首度加息(25个基点)后,同年6月开启了连续四次75个基点的加息,力度为四十年来之最,华尔街因此愈发重视布拉德,将其视为美联储政策的风向标。布拉德本人也有意识在不同的场合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以获取更大的影响力。他曾告诉友人,一个观点必须“重复、重复、重复,因为人们不能马上消化”。

咨询公司LHMeyer的货币政策分析师Derek Tang认为,布拉德在FOMC里以理论分析见长,其关于提前应对通胀的分析有很强的理论吸引力。尽管今年布拉德不参与投票,但他的政策看法仍然会对FOMC产生影响。Tang认为,布拉德的离职会削弱“鹰派”的话语分量,而同样喜欢发声的“鸽派”同事将有更大影响力,比如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

5月美联储加息后,布拉德曾预计今年可能还得加息两次才能遏制高通胀,并称市场高估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本周,美国6月CPI数据发布,同比增长3%,为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根据美联储利率观测工具(FedWatch),截至7月15日11:26,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26日的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3%,但今年剩下的三次议息会议加息概率都不高。在6月已经暂停加息一次的情况下,今年是否能实现再加息两次?随着布拉德的离职,不确定性上升了。

图片来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网站

美股财报季拉开帷幕

摩根大通Q2业绩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6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298090733

7月14日美股盘前,摩根大通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正式拉开美股财报季的帷幕。

财报显示,摩根大通Q2净营收4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高于市场预估386.6亿美元;调整后营收同比增长34%至42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估393.4亿美元,若不包括第一共和银行,营收仍同比增长21%。Q2净利润同比增长67%至144.7亿美元,同样超过市场预期,若不包括第一共和银行,净利润仍同比增长40%。

这是摩根大通接手第一共和银行后公布的首次财报。5月1日,摩根大通宣布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全部存款和绝大部分资产,包括约1730亿美元的贷款和约300亿美元的债券,以及约920亿美元存款。另外,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后,摩根大通的规模也达到新的里程碑。截至二季度末,摩根大通员工规模突破30万,同比增长8%,可媲美美国最大城市之一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人口。

马斯克成立人工智能公司xAI

美监管机构首次正式调查ChatGPT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158487382

当地时间7月12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成立一家名为 xAI 的人工智能公司,探索“宇宙的本质”。该公司公布了12名首批成员,除马斯克以外的11人曾分别在DeepMind、OpenAI、谷歌研究院等公司或学术机构任职,参与过的成果包括 AlphaStar、Inception以及大热的 GPT-3.5 和 GPT-4。

当地时间14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进行了约90分钟的讲话。他表示,xAI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好的AGI」,最好的方法是构建一个对人性具有最大好奇心和兴趣的通用人工智能。他此前预测,超智能或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将在五六年后到来。

在讲话中,他还称,xAI将采用来自推特的公开推文(数据),以训练xAI的AI模型。xAI还将在AI软件方面与特斯拉合作。此外,xAI将支持与其他公司合作并真正开放(Open)。而目前还没有组建法律团队,但未来一定会有。

马斯克的最新举动被视为是对ChatGPT开发者OpenAI的挑战。实际上,OpenAI的麻烦还不止此。

据当地时间7月13日外媒报道,OpenAI正在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调查。调查的重点包括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是否因发布虚假信息,伤害到相关个人,OpenAI如何处理相关风险。

FTC的这份调查意味着美国监管机构首次正式发起对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带来的风险的审查。这意味着ChatGPT这一当前全球最火的应用程序面临潜在的法律威胁。

北约峰会未向乌克兰发出入约邀请

美集束弹药已运抵乌克兰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12日,为期两天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闭幕。

北约峰会结束前,七国集团承诺向乌克兰提供长期安全保障,峰会上通过一项多年期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对此,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拉鲁什表示,北约很明显没有意愿以外交手段结束俄乌冲突,这也是向乌克兰人民发出信号,战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而在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核心问题上,北约内部分歧依旧,没有向乌克兰发出入约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表示不满。当地时间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对俄罗斯的安全造成威胁,这是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之一。俄罗斯不反对讨论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但是必要前提条件是确保俄罗斯的安全。

同一天,美国国防部确认,美国提供的集束弹药已经运抵乌克兰。另据美军联合参谋部分管作战的官员西姆斯称,还有一个国家也向乌克兰提供了集束弹药,但他没有透露具体是哪个国家。乌克兰军方官员塔尔纳夫斯基当天在接受采访时也证实,乌方刚刚接收美方提供的集束弹药,目前尚未使用。乌方不会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集束弹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2日曾称,如果乌克兰使用了集束弹药,将迫使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

对于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的做法,拉鲁什警告称,在集束弹药使用后,乌克兰人民将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无人在意。

60年首次!好莱坞编剧演员将联手罢工

当地时间2023年5月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作家Ilana-Pena在Netflix前的警戒线上举着她的标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35354700

据《纽约时报》7月13日报道,美国演员工会和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SAG-AFTRA)宣布与代表影视制片公司利益的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未能达成新协议,确定罢工。

此前,美国编剧工会(WGA)已在5月2日开始罢工。SAG-AFTRA也即将加入他们的阵营,这也是1960年后,演员和编剧再度联合罢工。罢工期间,演员工会将会停止所有AMPTP旗下的剧本电影和电视制作。AMPTP代表着亚马逊、苹果、迪士尼、康卡斯特旗下NBC环球、奈飞、派拉蒙环球、索尼和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等主要电影公司和流媒体公司。

据悉,演员工会的诉求包括“经济公平、后期分红、规范AI的使用、缓解全行业范围的自录试镜费用负担”等。核心问题是薪酬,以及人工智能的使用。演员们认为,在流媒体时代,蛋糕变小了,支票也变小了。同时,演员们还非常关切人工智能,以及如何在没有报酬或咨询他们的情况下,利用这项技术来复制他们以前的表演。

评分高达92.6%!谷歌AI医疗大模型水平媲美临床医生

7月12日,谷歌和DeepMind的科研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不仅提出了用于评估大语言模型在编码临床知识方面表现的MultiMedQA(美国医师执照试题)评估基准,还详解了谷歌医疗大模型Med-PaLM的进化过程。

研究结果显示,在专家评估中,一组临床医生对谷歌和DeepMind团队的医疗大模型Med-PaLM回答的评分高达92.6%,与现实中人类临床医生的水平(92.9%)相当。在非医学背景人士评估中,Med-PaLM给出的答案在94.4%的案例中被认为是有用的,人类临床医生的这一比列在95.9%。也就是说,在直接解决病人问题方面,Med-PaLM几乎可以和人类临床医生的能力相媲美。

但研究团队同事承认,鉴于现实医学领域的复杂性,在Med-PaLM实现大规模应用前,仍需克服不少限制。

图片来源:《自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

记者:文巧 李孟林 兰素英

编辑:兰素英 孙宇婷

视觉:刘青彦

排版:兰素英

每日经济新闻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