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AI考生, 高考作文, 写作比赛, 大语言模型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写作大赛”中,众多AI考生参与其中,其中包括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他们的表现引发了网络上的热烈讨论。
对于大语言模型秒写的作文,其水平如何,以及能否按照现有的评分标准获得高分,这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今年高考期间,他负责批阅了由人工智能系统生成的上海高考作文。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评分上超越了 human考生,达到了56分(满分70分),比往年人类考生的平均分高出48分至50分。然而,在批阅了十多篇 AI 生成的作文后,黄荣华发现 AI 考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它们的理性分析和表层逻辑都表现不错,但在语言表达和深度方面却显得缺乏创意和多样性。换句话说,虽然 AI 考生的作文在某些方面超过了高三考生,但其千篇一律的表现和明显的局限性使得其在评分上无法达到更高的分数。综上所述,对于大语言模型秒写的作文,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仍需在深度、多样性和创新性方面做出改进。这也提醒了我们,技术虽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不能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独特思维。
这并非AI首次投身于人类考试之中。许多学者在采访中谈到,伴随着AI技术的显著进步,其在各个领域的智能水平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人类。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更新,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机共生的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无疑将对人类的本质产生全新的挑战。
没有“灵魂”的AI作文拿了不错的分数,怎么看?
今年高考季节,众多国内外大语言模型广泛参与了我国各地高考作文的创作。据多位高中语文教师评估,满60分的作文,“AI考生”大致可获得45分以上的成绩。网络平台上,许多网友也积极参与到AI高考作文评分的过程中来。根据网友们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观众认为“AI考生”表现出色,写作水平处于中上层次;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AI作文缺少真实情感,显得缺乏“灵魂”。
在探讨一些公共议题时,我们可以说,从基本的逻辑层面来看,AI写作的能力已经超越了大部分高中生。然而,根据黄荣华在评估AI作文时的感受,他发现AI写作仍然存在思想深度不足、人文性缺失以及套路化等问题,这使得其无法达到人类写作所具备的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简言之,尽管机器人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写作方面,它们依然无法替代人类的才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助手的写作能力正在对应试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他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育者必须摒弃机械化的“程序性”教学,同时,教育理念也需要进行深刻的转变:应该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关注学生作为人的觉醒和发展过程。
谈及“AI考生”的表现,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军认为,在创作方面,人类和AI恰恰走了完全相反的路径。因为AI的“创作”是基于人类文明历史上的文本数据,在大模型的训练中,技术正在努力消弭不确定性,追求信息准确和“正确答案”,由此也导致最为人所诟病的“写作套路化”。而人类的写作尤其是文学创作,恰恰是增加信息的不确定性,“所谓的诗意,正是来自和此前信息完全不一样的创新”。
AI是“开卷考”而人类是“闭卷考”?
实际上,在参加今年的高考作文之前,AI已屡次以考生身份参加人类的考试。此前在教育、司法、金融等领域的多个标准化考试中,“AI考生”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智能水平。同时,其“智力”提升的速度也很快。
那么,有了AI利器之后,“人均学霸”的时代真的来临了吗?对此,曾军的看法是,今后,抱着“60分万岁”心态的学生恐怕会越来越难以应对世界的变化。当机器可以解决大部分重复劳动和很基础的工作后,人类应该努力去承担那些依靠机器智能所无法解决的、更富于挑战的问题。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军平在接受采访时也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大语言模型使用的语料库远远超过人类,所以当参加同一场考试时,AI更像是“开卷考”而人类是“闭卷考”。更何况,由于目前国内多个大模型使用的技术框架相近,差别主要在模型的细小差异和训练获得的参数设置上,所以,对于通用问题生成的答案相似。具体而言,不同“AI考生”写的作文就会显得很套路化,比如普遍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总而言之”等形式,再加上一些关键词搜索得出的内容。
AI未来发展路线,更像是造飞机而不是成为鸟类?
“不必过分神化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它的优势和缺陷都很明显。”张军平特别指出,在一些对数据真假严格要求的领域,AI的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此前,一位国外律师使用AI生成法律文件,其中多个司法判例像模像样,却均为编造。对人来说,就需要重新核实AI生成信息的真伪,所花费的代价更高。所以,在证据需要为“真”的相关领域,目前推广生成式AI有一定风险。
“AI具备通用语言理解的能力,和要真正走向市场,恐怕还存在一定距离。目前,情感理解能力仍是大语言模型的弱项。”张军平再次通过举例,说明这一点。不久前,某地医院的病人和家属正在抱头痛哭时,一台服务机器人很“不识趣”地主动上前“讲个笑话”,导致病人家属情绪失控、怒砸机器人。
过去,很多科幻和预言中的AI能力正在变成现实,未来之门已经打开。越来越多基于人机协作的模式应用正在涌现,在此背景下,如何善用AI也对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张军平认为,目前AI的发展路线,可以比作是造飞机而不是成为鸟类。而未来的AI,也可能会越来越像机器而不是像真正的人类。“人类善用AI的前提是,尽可能多地了解AI运作原理、尽早掌握相关新技术。向着AI无法解决的问题迎难而上,将是人类自身能力进化的方向。”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