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脑机接口, 自动驾驶安全系统

1.京东方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专利

2.日本研发出加热平整晶圆基板新技术,优于传统研磨抛光方法

3.苹果获针对未来自动驾驶“膝部安全气囊”安全系统专利

4.【知产小知识】火爆全网的“ChatGPT”都被何人抢注?爱集微喊你速来围观!

5.京东方获脑机接口专利: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处理,可控制假肢

1.京东方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专利

2.日本研发出加热平整晶圆基板新技术,优于传统研磨抛光方法

3.苹果获针对未来自动驾驶“膝部安全气囊”安全系统专利

4.【知产小知识】火爆全网的“ChatGPT”都被何人抢注?爱集微喊你速来围观!

5.京东方获脑机接口专利: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处理,可控制假肢

1.京东方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专利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根据集微网的报道,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一项名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专利申请已经公开。该申请的公布日期是2023年8月11日,其公布号为CN116583146A。

图源:天眼查

根据专利摘要的描述,这项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颖的显示面板和设备。其关键在于,通过巧妙地设定像素分隔体的第一部分厚度小于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厚度,实现了在沉积发光结构时的特殊效果。由于像素开口边缘的像素分隔体厚度较薄,使得沉积在此处的发光结构厚度也相对较厚。由此,在低灰阶发光阶段,由于低电压驱动下像素边缘区域的发光需求较低,因此该区域不易启亮。这样一来, pixel 的边缘区域就能避免发光,进一步降低了低灰阶下的色点分配差异。同时,这种设计也有助于提高低灰阶下的色域指标,并改善视角和寿命。

2.日本研发出加热平整晶圆基板新技术,优于传统研磨抛光方法

据集微网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乘松航教授等研究人员近期研发出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半导体晶圆基板的表面更加平滑。相较于传统的研磨方法,这种新的技术不仅更加高效,而且表现更为出色,对于优化半导体制造流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的团队选择使用碳化硅晶圆基板作为实验材料。然而,由于晶圆是通过将完整的晶块切割成薄片制备的,因此在截面上会产生诸多凹凸不平的微小缺陷,这使得其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传统的抛光研磨方法被广泛采用,但这种方法往往会导致晶体内出现损伤,以及表面形成不均匀的落差。

在本研究中,我们的团队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处理碳化硅基板。首先,我们将经过机械研磨的碳化硅基板置于氩气和氢气保护的环境中,然后对其进行加热,具体温度为10分钟,目标是使其达到1600摄氏度。接下来,我们在1400摄氏度的温度下保持了一段时间,以实现原子层面的平整。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多次抛光方法相比,这种操作方式更为简便,仅需加热即可,这不仅有助于缩短制造工时,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除了加工功率半导体材料碳化硅,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加工晶格构造相似的其它材料,如氮化镓、砷化镓晶圆。

3.苹果获针对未来自动驾驶“膝部安全气囊”安全系统专利

据集微网报道,近期,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了一项有关苹果公司新型“膝部安全气囊”安全系统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旨在为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反应功能。

这篇专利文章主要关注的是与汽车乘客舱座椅有关的安全气囊系统。这种座椅设计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其位置,从而在车辆客舱内实现更广泛的移动性。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的有效性,我们需要让它在座椅的布置上与客舱内的其他部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碰撞时对这些部件造成损害。

一个安全系统被描述出来,该系统组成部分是气囊,它具备独特的反应特性。当乘客的车辆在纵向运动(即前后移动)时,气囊会在乘客前方之外的位置产生反应,承担起对乘客的保护作用。

实施方式中描述,这些安全系统用于没有人类驾驶员的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因为这些车辆为无人驾驶,所以座位的设计不再受限于适应驾驶员控制装置的位置限制。

安全气囊包括主腔室和反应腔室,主腔室在充气时靠近座位附近,还有一个反应腔室,在充气时,主腔将其与座位分隔开。气囊的设计使得在车辆纵向方向上施加在主腔上的力可以使反应腔在车辆横向方向上移动,从而与车身结构产生接触。

气囊内部有一个界面,将主腔与反应腔分开。这个内部界面可以允许气体在主腔和反应腔之间流动,也可以阻止气体流动。

该专利还涵盖了一种安全气囊的布局,可以位于乘客的腹部和腿部之间。此外,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以及车辆的座位、气囊位置等。

如下为苹果的专利图。下面的图16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中膝部气囊是可展开的,使得其定位在乘客的身体和乘客的腿部之间。

4.【知产小知识】火爆全网的“ChatGPT”都被何人抢注?爱集微喊你速来围观!

本文旨在分享商标抢注是什么,企业如何应对商标抢注。

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思考未来的工作方式,担心自己所处的行业会在未来被AI替代,各行业也都发表了不少对ChatGPT的试用测评文章。今天,我们来关注点不一样的内容。

其实最早描述GPT(约5GB文本,1.17亿参数量)的论文发表于2018年6月,GPT-2(约40GB文本,15亿参数量)于2019年2月公布,GPT-3(约45GB文本,1750亿参数量)则于2020年5月公布。ChatGPT(全名: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OpenAI基于GPT-3.5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当时只接受文本输入,上线5日内,注册用户数超100万。2023年3月14日GPT-4正式发布,可以接受图像和文本输入,迭代后的ChatGPT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写代码,做设计、写论文等任务。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上的表现达到“人类水平”。一项调查显示,截止2023年1月,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

如此智能却又免费的AI工具,一经问世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信你看,商标抢注圈也出现了“它”的身影。

官方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7日始,至数据截止日2023年4月9日,已有262件关于ChatGPT的商标注册申请被提出,申请人遍布五湖四海,少数民族、香港同胞也都“乐”在其中,保护商标的理念看来已广植民心。但是,我们之前有讨论过,商标是区分不同产品/服务提供者的标识,这个标识可以臆造,当然也可以直接拿来(例如具备显著性的自然界奇花异石图案等),至于他人的智力成果,如产品名称、字号、名人姓名是不是也可以直接拿来用作商标去申请注册呢?理论上,符合中国《商标法》的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但是能否通过审核,我们从两方面分析来看。

一方面,根据现行中国《商标法》的规定,审查员对于符合以下法律规定的,可以依职权驳回商标注册申请。第四条,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第九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第十三条,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虽然前述262件ChatGPT相关商标注册申请目前均处于审查程序中,但我们认为,ChatGPT作为一款AI产品的名称,一经问世便成“顶流”,截止2023年1月末,已获得1亿月活用户,且真正所有人又是耳熟能详的OpenAI,抛开恶意与否,复制摹仿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是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总有一“款”适合吧,无论是基于法条依据,还是考虑国际影响,这些申请大概率都会被依职权驳回,感兴趣的同学后续可以和爱集微一起持续关注审查进展。

另一方面,若侥幸有商标申请人获得了“ChatGPT”相关商标注册申请初审通过的审查结果,请也不要提前庆祝,谨防出圈,毕竟还有三个月的公告期,公告期间,任何人(包括真正权利人)都可以依据中国《商标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异议,若异议成立,则该商标注册申请不予核准。异议依据包括恶意注册条款,不良影响条款、驰名商标条款、代理人条款、在先权利条款等。

最后,中国《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第七条规定,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我们恳切建议大家,诚信经营,如实申报,远离商标抢注!

关于爱集微知识产权

“爱集微知识产权”由曾在华为、富士康、中芯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以及资深专利审查员组成,熟悉中欧美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务。依托爱集微在ICT领域的长期积累,围绕半导体及其智能应用领域,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投融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上市知识产权辅导、竞争对手情报策略、专利风险预警和防控、专利价值评估和资产盘点、贯标和专利大赛辅导等业务上具有突出实力。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挖掘布局、专利分析、诉讼、许可谈判、交易、运营、一站式托管服务、专利标准化、专利池建设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的愿景是成为“ICT领域卓越的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伙伴”。

5.京东方获脑机接口专利: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处理,可控制假肢

集微网消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消息,京东方一项通过脑机接口控制假肢的专利获得通过,申请公布号:CN116578897A。

根据专利摘要描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控制方法、训练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控制目标对象的脑电信号,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控制信息,其中,神经网络模型由脑电训练信号和肌电训练信号训练得到,以及根据控制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控制。如此,提高了整体脑机接口的性能,使假肢能灵活自由的完成大脑下达的指令动作,而且还有利于残肢患者能够进行日常的生活交流合作,恢复部分的生活自理和工作交流能力。

京东方表示,残疾患者大都因意外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各种疾病等原因,造成肢体瘫痪或缺失。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利用脑机接口进行肢体动作识别,操控假肢成为可能。脑机接口技术是通过脑电信号来直接读取人类的思维活动,并将其解码成肢体控制信息。然而由于脑电信号的信噪比低、测量分析复杂度和难度较高,导致通过脑电直接读取人类思维活动并解码的难度非常大。

此项专利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脑电信号处理得到控制信息,这一模型需要通过脑电训练信号、肌电训练信号进行训练得到。专利中,还具体描述了训练方法、信号处理算法等信息。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脑机接口, 自动驾驶安全系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