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ChatGPT, 保险业, 技术升级, 能力提升
🎉ChatGPT的火爆热度持续攀升,各行各业纷纷效仿,保险行业也不例外,瞬间掀起热潮。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其风靡程度,更要如同狡猾的兔子,在每个关键时刻快速而精准地行动。壬寅之年末,我们需要智慧如玉兔般灵动,洞察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决断,引领行业稳健前行。🌟
🌟🔥ChatGPT保险革命大讨论🔍💥,不容忽视的话题!💡《今日保》早前揭秘了其可能如何重塑保险业格局的三大设想。🚀我们荣幸邀请到两位业内精英,他们不仅精通技术与保险的交汇,对前台后台运作亦了如指掌。他们是保险界的智者,将深入剖析ChatGPT带来的影响——是赋能升级,还是颠覆起点?🔥💡👩💼专业人士带你领略未来保险业的风向标,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场科技与传统碰撞中的新机遇与挑战。🎓直播间即将开启,不容错过!👉点击链接,马上加入讨论!👇记得带上你的问题和思考,我们共同见证这波行业巨变!💥
风平智能CEO 林洪祥先生
谦谦分子合伙人赵大玮先生
主持人:今日保研究院院长、《今日保》联合创始人林瑶珉先生
🌟林洪祥先生,曾任IBM与百度资深顾问,现投身于AI内容创新平台的打造,他的丰富行业背景和实战经验无疑是AI领域的宝贵财富。💼赵大玮先生,北大保险科班出身,曾在传统保险公司及互联网保险领域历练,如今专注于数字化营销,对AI技术的应用有深入且实际的操作。🌱两位业界精英,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领未来内容与营销的潮流。他们的专业故事,值得我们共同关注和学习。
🌟ChatGPT引发了全球热议,两位专家的见解无疑是其中的亮点!👩💻林瑶珉与AI领域的资深人士,无疑对其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实践操作。对于ChatGPT,他们不仅停留在互动层面,更深层次的看法是什么呢?💡我们期待听到他们的专业分析,哪些关键点是ChatGPT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那些可能会颠覆行业认知的观点,他们是否会在黑板前清晰揭示?📝请保持关注,因为他们的话语将可能成为AI领域的新指南针。别忘了,这些洞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技术巨头的潜力与挑战。🌐#ChatGPT见解 #AI专家评论 #未来趋势探讨
🌟ChatGPT的崛起,无疑是科技界的一股强劲风暴,其超乎想象的能力让全球瞩目。国内保险与互联网巨头虽早有AI对话助手的研发尝试,但受限于传统路径,如知识库、决策树和NLP技术。然而,ChatGPT以其独特的人工智能心智理论,仿佛具备了人类的思考深度,同理心、情感和理解力让人惊叹。据称,3.5版本已展现出超越9岁孩童智慧的力量,其预测用户意图的能力更是炉火纯青。这不禁让人感叹,我们正见证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浪潮,仿佛第四次工业革命就在眼前。记住那句话:“相信改变,因为它是变革的先决条件。”🌍
🌟林洪祥揭秘:ChatGPT两个月破亿,掀起全领域浪潮🔥🔍ChatGPT的崛起,犹如一股强劲的智能风暴,短短时间内席卷全球,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亿大关!💥无论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咨询,它都能给出精准且人性化的解答,仿佛拥有无尽知识库。📚与普通大众的惊叹相比,专业人士更是对其颠覆性能力感到震撼不已。极坐标系中,点P(3,$\frac{2\pi}{3}$)和Q(4,$\frac{\pi}{6}$)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人工智能经历了三代演进,最早是专家系统,后来进入以数学概率为统计模型的阶段,2012-2013年深度学习领域开始有所突破,再到2017年Transfomer模型推出进一步提升了人工智能的深度。随着ChatGPT的出现,过去几年半死不活的AI行业突然死灰复燃,获得了爆炸性的突破。
人工智能的领域非常细分,从图像、声音、视频、NLP,到交叉学科、生物医药、工业领域都能涉及,且每个领域里用到的相应类型都不一样,细分模型也非常多。ChatGPT对应的NLP领域知识很多、分支更新很快。2017年google推出了Transfomer,ChatGPT是以Transfomer为模型,从GPT-1、GPT-2、GPT-3到GPT-3.5发展而来,是大模型突破性的应用,给技术领域以及不同行业和社会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
林瑶珉:个人以为,我们关注ChatGPT,第一个层面是体验,第二个是能力,第三个是技术。体验是感性的东西,其背后是能力,能力的背后是技术。请二位归纳一下,ChatGPT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以及这种能力背后需要怎样的技术来支撑?
林洪祥:ChatGPT属于AIGC范畴,而AIGC领域包含文本和图像,AIGC技术所适用的领域非常多。
AIGC与医疗行业结合,在前端采用数字人的形式,后端采用类似ChatGPT的工具,不仅能进行医疗健康知识的咨询和对话交互,还能将其更有温度、有信任感地通过健康顾问的形象传播出去。AIGC与教育行业结合,可以通过预训练模型把名师几十年的经验和知识体系集成,名师就能以数字人的形式为很多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这些都是实际应用中已经在推进的领域。
当下,AI技术发展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ChatGPT恰好是那个催化剂。
赵大玮:要谈ChatGPT背后的技术,有三个华裔科学家不得不提。如果没有他们,Open AI很难在去年年底推出ChatGPT。第一位是吴恩达,他曾经在百度工作过;第二位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第三位是女科学家李飞飞。
吴恩达和黄仁勋两位合作突破了人工智能的算力,现在最大的受益者是英伟达。李飞飞在很多年前想训练人工智能识别图片,由于没有经费,她用众创的方式让全球几十万志愿者为图片打标签,她的实验室所做的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图像库,最终成功教会了AI识别图片。这三位华裔对后来Open AI的成长和突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另外,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真正应用在AI模型上就是从ChatGPT开始的,斯坦福大学有一篇专门的论文论述ChatGPT的心智实现。ChatGPT能够像人一样对话,源于背后积累的这些能力。
林瑶珉:ChatGPT是AI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技术临界点,GPT-3相当于7岁儿童的智力,到GPT-3.5已经相当于9岁儿童,今后AI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并且,经过ChatGPT的热度发酵,AI会迅速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全面投入到应用阶段。因此,是否可以理解为Open AI的ChatGPT事实上意味着AI新时代即将开启?
赵大玮:毫无疑问。
林洪祥:可以这么看。AI行业有了一个可以触达普通民众的现象级产品,且值得整个行业讨论,这就是奇点临近。
林瑶珉:既然是一个新时代,那么AI对各行各业的冲击一定是全面的。我们关注的是对保险业的冲击重点会在哪些方面,产生什么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请二位做一下猜想。
赵大玮:AI取代的是一些低层次、重复性的工种。人类具备四种能力,即自我认知能力、价值观、洞察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存在使得人并不容易被机器所取代。ChatGPT定位自己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种职能,这意味着它不想取代任何人,但使用AI工具的人会取代不使用的人。
在保险行业,假设中国有ChatGPT,能在精算方面发挥非常大的作用。ChatGPT能轻易统计出两类数据,第一类是某个地区的人口特征、收入结构、经济发展情况、行业分布、家庭特征、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等民生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精算很重要。第二类数据是基于病种库等有关疾病发生与健康状况的风险数据,如果数据足够,ChatGPT能统计出每一种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门诊和住院的费用。
民生数据加上风险数据,如果再输入精算假设,精算人员就可以借助ChatGPT强大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完成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为个性化产品开发与定价提供支持,但在更好地设计保险产品的环节,仍需要人来主导。
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两种效率的提升,一是生产效率,二是交易效率。在生产效率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完全交给机器,还是要参与进来。因此,精算助理将来可能会被AI取代,但真正的高级人才却不会。
林瑶珉:保险经营是有逻辑的,涉及到对客户和市场需求的把握,对风险的评估、定价,这些都是影响精算人员饭碗的事。在AI新时代,有些可替代、有些不可替代。
还有一个点,想听听二位的见解。从A端的角度,就是对代理人队伍的冲击,以及当下出现了HWP、家族办公室等越来越高级的称谓。那么是否越高级,被AI替代的可能性越低?
林洪祥:从保司的角度来看,从产品精算到产品的包装、设计、销售,再到承保及过程中的风控,最后再到服务环节,新AI技术在整个链条都有所渗透,渗透到不同的领域,比如精算人员有更新的工具做更新的产品设计,但客观上ChatGPT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
ChatGPT本质上是一个NLP(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大模型,其背后体现出一些通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但这些能力不会对保险行业的流程造成很大冲击。
比如精算所需要的精算模型数据,实际上靠的是另一套AI技术。我们可以利用ChatGPT自然语言的沟通能力把专有模型融合进去,让行业的精算专家、产品包装专家等获得更高的辅助,但精算的模型逻辑目前很难触达和解决。
过去十多年,保险行业对科技应用较多的是在营销环节,从产品包装到流量端的来源,都在变化。流量在哪里,营销就在哪里。如果国内的ChatGPT推出后,能大量占用用户的时间,会给营销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对于HWP、家族办公室这样的高质量代理人,设计这样的逻辑需要专业的模型,靠ChatGPT现有的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ChatGPT显著的是泛化的能力,但在专有领域偏差较大,而保险产品售卖对准确性有非常高的需求。
林瑶珉:洪祥总和大玮总谈的虽然是不同的保险经营环节,但都倾向于认为ChatGPT能给各环节更高级别的赋能,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当然也会有一些冲击。大玮总怎么看ChatGPT对销售方面的影响?
赵大玮:一线营销队伍的每个人其实都需要一个助理,以往都是团队助理或团队长来承担,但远远不够。寿险行业的专业能力由两部分组成,即知识和技术。知识就是与保险相关的行业知识,技术指的是销售技术。现在行业的一线销售包括内勤推动岗,知识和技术体系都不足,寿险行业销售的专业能力近十多年下降得很厉害。
中国保险业用另类的方式催动保费蓬勃发展,但忽视了对营销队伍专业销售能力的建设和积累,所以很需要人工智能助理。从顾问式行销的逻辑来看,包括几个环节:一是接触客户;二是达成共识;三是深入沟通需求;四是明确需求,帮客户测算缺口,要到预算再去做方案,最后促成,还要做永续经营。这些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知识或技术上的缺失,而人工智能助理都可以帮忙。
另一个层面是专业之外的认知问题。我们为客户做销售时,要跟客户同频才有共振。所谓“和客户达成同频共振”,就是要了解客户在想什么。保险行业总强调要经营中高端客户,但一线队伍对中高端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愿景、对于养老的认知等,并不清楚。
林瑶珉:按照您的逻辑,一是ChatGPT可以帮助A端解决knowledge的问题,二是ChatGPT会推动新一代A端掌握AI应用的技能,而对于传统专业化推销部分的赋能,反而不一定那么重要?
赵大玮:ChatGPT会提升传统流程的效率。精算环节生产效率的提升,能让行业制造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但仅仅符合客户需求,客户不会买单,因为保险产品是逆人性的,还需要主动出击营销。主动出击营销就需要提升交易效率。互联网时代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内容生产,从PGC到UGC,再到AIGC。ChatGPT会首先影响保险数字化营销,生产出大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内容,帮助营销人员连接客户。
比如,将客户资料喂给AI后,它就能帮助营销人员梳理出客户分别处在什么销售阶段,怎么推进销售阶段的进阶,会给出相应策略教营销人员怎么和客户连接,怎么沟通,这大大提升了销售人员的交际能力、交互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了交易效率。
林瑶珉:这部分还是传统营销,HWP和家族工作室的工作更加复杂,所需要的客户资料更加多元,ChatGPT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赵大玮:如果ChatGPT去优化保险销售环节,会把环节分得很细,完成人脑所不能区分或承载的工作计算量,至少可分为触客、交互、认知、需求、缺口、预算、方案、答疑、签单、服务,再开始新一轮。人去做这种销售时,很难把十个流程分这么细,并且每个流程用各种方式提升效率,但ChatGPT可以。
林瑶珉:通过刚才的讨论,感觉ChatGPT对保险业更多是在赋能,并没有太大的颠覆性,包括经营模式和作业流程。我这样理解对吗?
赵大玮:但将来很多人可能就没有饭碗了,这就是一种冲击。
林瑶珉:我还关心一件事,一旦人们习惯于乃至越来越依赖于ChatGPT等AI新技术产品,那在购买保险的消费决策中,是否会对AI言听计从?
赵大玮:我觉得在买保险这件事情上很难。人们在消费时都存在主观决策和筛选的过程,而保险更为特殊,普通消费者甚至会从主观上回避风险,不会完全听AI 的。
林洪祥:我的看法有点不同。ChatGPT本身是基于AI的,大家一开始可能对AI有天然的距离,但随着它的用途越来越广,用户提交的信息精准度和丰富度都能将其提升到更精准的阶段,这时AI很可能成为信息辅助入口,对人的心智影响较大。
内容的普及其实会影响到人的心智决策,ChatGPT作为一个信息参考的入口,会对形成决策依据有重大影响。从家族办公室的角度来看,更专业的、超越ChatGPT的能力是他们的立命之本。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财富管理工作涉及到财务、税务、理财、法律等复杂的工种,AI能够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大大拓宽他们的能力边界。
今后,有能力驾驭AI或率先布局AI,会对营销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把推广的内容植入ChatGPT里,对大家而言就是新的SEO时代,保司能节约一笔非常大的费用。C端客户也能通过AI 的帮助更好地进行判断,但这种判断也可能会加剧信息茧房,因此要求我们自己具备更强的判别能力。
林瑶珉:谢谢洪祥总。ChatGPT无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在保险方面的应用,现在都是猜想,更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希望通过今天的直播,更多的人能去思考ChatGPT带来的变化,而不是简单的和ChatGPT对话。
林瑶珉:ChatGPT与十几年前的“互联网+保险”都属于技术革命范畴,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林洪祥:ChatGPT会比互联网技术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更深,但渗透速度更慢。行业中最直观的互动问答等交互环节会较快响应,而精算等环节的速度会更缓慢。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影响,短期内不能高估,但从长期角度又不能低估。我认为ChatGPT会先对营销环节和服务部门产生影响。
林瑶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但现在来看未必达到了这种程度。按照你们刚才的介绍,ChatGPT好像也不是革命性的,它和互联网对保险的赋能应该是同样的概念吧?
林洪祥:革命性的影响并不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要看谁掌握了新技术。过去三十年内,某些保险巨头在IT行业投入很大,IT也反哺帮助其奠定了在行业中领先的趋势。
林瑶珉:我想请教大玮总,十年前我们把互联网当做一个渠道,慢慢出现了“互联网+保险”。在互联网大潮中,中国保险行业把握住了哪些机会?在面对ChatGPT的时候,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
赵大玮:我们还是要尊重规律,新技术并不会带来保费的迅速爆发,饭要一口口吃。如果去剖析ChatGPT的本质,会发现它代表着长期主义。这从Open AI的创始人Sam Altman成立这家非营利机构的初衷就能看出来。
Open AI 2015年成立,Sam Altman在2019年辞去YC孵化器总裁职务,全职加入Open AI。他当时写了一篇博客,列举了硅谷创业者13点成功经验,其中第一点就是复合增长的魔力。复合增长意味着指数增长,要沉淀,甚至沉默很长时间才能爆发。
我们只看到了ChatGPT这一瞬间的爆发,其实Sam Altman创办Open AI的使命有三层,看完这三层使命,就知道这家公司的成功一定不是偶然的。
第一,他要做AGI(全能型的人工智能),不再局限于专业和行业,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突破。当年我们研究保险行业的人工智能,要做行业的“Know how”,但Sam的模型不需要Know how,可以自主学习。第二,人工智能研发需要大量的算力和电能,他目前在做可控性的核聚变。第三,他最终的目标是给全人类发工资,做了一个全人类的基础收入计划UBI。
当我们了解这些人行事背后的逻辑,就知道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出于对互联网和保险行业规律的敬畏,我们还是要踏实下来研究。如果基于保险行业的人工智能出现,需要大量优质的内容源,而现在中文世界保险领域的数据、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这些数据远远不够人工智能学习,它最多只能达到平均水平。因此,我们不能高估它在短期内带来的冲击,也不能低估它在长期带来的影响。
林瑶珉:我经历过国内“互联网+保险”的阶段,互联网确实给行业带来很多好的影响,如运费险、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都在新技术下为民众带来了保障福祉,但也不可否认一些所谓的互联网保险创新,上演了一场伤害行业生态环境的流量收割大戏。因此,在ChatGPT到来时,我们应以什么样的价值导向迎接它,刚才大玮总给了一个很好的指引,短期内不能急功近利奢望它翻天覆地,但从长远来看,它确实能推动行业更加有效率。洪祥总您怎么看?
林洪祥:这也是我参与保险科技创新时一个比较大的感受。与其他行业相比,技术变革对保险业的影响会更难。由于保险业具备特殊性,保险产品受到严格监管,每一款产品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如果创新力度太大而影响消费者体验,对行业和社会都会形成难以承受的损失。因此,ChatGPT对保险业的影响,肯定先从外围角度渗透,逐渐用新的消费习惯改造行业。
从长期来看,移动互联网依托背后的大数据,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精算定位和产品更新等都是基于大数据。ChatGPT的背后也是大数据、大模型,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这是一种行业的成功,虽然现阶段会带来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保险人的共同努力,技术一定能更好地服务行业。
林瑶珉:关于以长期主义视角看待ChatGPT在保险业的应用,大玮总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赵大玮:未来一定是公共技术与私有个性化模型相结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到来前,每个人都要夯实作为人的四项基本能力,即对自我的认知、价值观、洞察力和表达力,以便将来更快速地形成自己的私人智能助理。人工智能并不会取代人,而是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取代不使用的人。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很好的提问者,要会下达指令,使用并驾驭人工智能。
林瑶珉: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关于今天的话题,请两位再总结一下自己的核心观点。
林洪祥:今天晚上的交流相当于是ChatGPT新技术和新锐保险人的一个深度碰撞,大家对新技术有非常高的敏锐度,远高于当初互联网的兴起,在这一方面行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另外,新技术可能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保险行业,希望从业者不要忽视它,新技术的影响会在长期逐渐显现,大家要抓住机会,率先应用的行业和人会获得更多的收益。新AI技术的发展肯定会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一起推动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帮助保险更好地服务社会。
赵大玮:被誉为当代“人工智能之父”的图灵,曾经在他划时代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里描述了他对未来的设想:人的大脑就是一台巨型电子计算机,初生婴儿大脑皮层没有发育,就像没有组建好的机器,可以通过训练让它成为类似万能机一样的机器。这就是现在的ChatGPT。
我们要拥抱这个时代,拥抱科技和变化。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的进化永无止境,我们带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祝每一位保险人今后都能打磨出自己的内化能力,自己的大脑和外部人工智能协同,推动保险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林瑶珉:谢谢。以ChatGPT为信号,一个伟大的AI新时代已经开启。新时代对社会以及保险业的影响不是突如其来的翻天覆地,而是在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慢慢改变保险经营的诸多环节。这种影响是巨大且长期的,只有积极拥抱变革,不断迎接新挑战,全行业共同努力,新技术才能不断改善用户体验,提升保险行业的经营效率。
(注:篇幅所限,嘉宾观点仅重点节选)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AI时代,掌握AI大模型第一手资讯!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扫码右边公众号,驾驭AI生产力!